Wi-Fi 信号强度直接影响着网络传输速率,如果 Wi-Fi 信号质量太差用户就会体验到网速很慢很卡。实际上,Wi-Fi 信号差除了硬件设备( AP、无线路由器)的本身的问题外,还受制于很多因素,只有找准根源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信号差的问题。今天就同大家一起探讨究竟有哪些原因在作怪,导致 Wi-Fi 信号差,而且你并没完全意识到的呢?
首先要知道的是用户使用的宽带到底是多少的,这也是决定网速最基本的源头。有些用户使用的小区宽带并不是电信、联通等一级运营商的,对于二三级宽带运营商来说,主要获利方式就是以最低的价格向一级运营商购买宽带资源,再尽可能最大化利用这些资源,把宽带卖给更多的用户来摊薄成本,进而获得更多利润。大量的宽带用户,拥挤在有限的宽带资源上,必然会出现上网高峰期,网络拥挤、网速急速下降的情况。用户宽带速度跟不上,用再好的无线网络设备也是形同虚设。
一般无线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都是在空旷的环境下测试出来最大覆盖面积,但是实际使用中,Wi-Fi 信号在穿越阻隔障碍物时会造成信号的大幅度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越明显,也就是说 5GHz 的信号穿墙能力比 2.4GHz 更弱。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环境,障碍物阻隔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会直接影响终端用户所能获取的 Wi-Fi 信号。
如果不能避开障碍物,家庭环境可以考虑使用 WiFi 信号放大器,商用环境可以增添无线 AP 设备以弥补不足。
路由器、AP 等设备的最佳摆放位置为目标覆盖范围的中间位置,并且尽量摆放在高处,避免信号被地板等材质吸收,效果会更好。有些家庭用户为了整洁美观,喜欢把路由器藏起来,有的放在弱电箱里,这也会直接影响到 Wi-Fi 信号质量的。
路由器、AP 等设备的天线接收灵敏度及天线增益,都会影响最终的网络速率。很多用户会采用增强天线增益的方法来增强信号,天线增益大小都是根据无线设备的整个硬件配置来决定的,并不是说一味地增大天线增益,信号强度就越好。只有在无线设备系统能够承受的情况下,高增益的天线效果才会有更好的表现。用户也不能陷入天线数量越多,信号就越强的误区当中去,一款好的产品设计,即使是内置天线,效果也不一定比外接多根天线的设备差。
工作在 2.4GHz 频段的无线设备非常多,我们的周围经常会搜到很多无线热点。蓝牙耳机、音箱、微波炉、对讲机等设备都是工作在而 2.4GHz 频段,2.4GHz 只有个 3 个完全不重叠的信道,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从而造成信号质量低下、网络传输速率缓慢的情况。所以市面上的双频设备 2.4GHz&5.8GHz 双频设备更受到用户青睐,原因在于 5.8GHz 频段纯净无干扰,而且工作在 5.8GHz 频段的 802.11ac 技术可达到千兆的无线速率。
其实很多时候信号质量不佳也是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无线网络模块造成的。受到设备的体积、芯片的功率和天线的增益影响,导致这些产品接收无线信号的能力也不同。现在很多智能手机、电脑内置的无线网卡均为 300M,所以很多使用千兆路由器的用户会购买千兆的无线网卡来提升自己电脑的无线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