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些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外包给专家来做,是一个省心省力的明智选择。但由于企业缺乏经验,在需要外包的时候,往往会“病急乱投医”,导外包效果并不是很好。本文主旨就是解读在信息化外包工作中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外包,包括软件与服务的外包,越来越普遍。在企业信息化相关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把一些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外包给专家来做,是一个省心省力的明智选择。
不过由于企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在需要外包的时候,往往会“病急乱投医”,导外包效果并不是很好。笔者现在结合自己外包的经验,谈谈在信息化外包工 作中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有些是笔者遇到的,有些则是自己朋友遇到的。笔者把它总结为六个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各位读者提到一些警示作用。
第一个误区:软件工程师跟咨询师不是一回事。
笔者刚工作的时候,企业需要一个库存管理系统。那时候,企业信息化管理刚起步,一个库存管理系统已经是比较时髦的名词了。由于那时没有现成的软件, 而我们自己企业又没有这个技术实力进行库存管理软件的开发,所以,决定外包给一个软件公司,让他们根据公司的情况,开发一个库存管理系统。
我们考察了很多企业,最后看中了一家实力比较雄厚的软件企业,或者说,是一家软件工程师扎堆的企业。那时,由于我这方面没有多少经验,片面的人为, 只要技术能力强,开发一个库存管理软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后来的结果,跟我起初的设想大相径庭。合同签订后,对方配了一个高级软件工程师全权负责我 们软件的开发。可是,这个所谓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可能技术方面确实过得硬,但是,在业务方面确实一窍不通。结果呢,需要怎么怎么做,都要我们一步步的说明。 从现在的角度看来,我们企业是咨询顾问,而他们就是简单的一个程序开发员。我们写业务逻辑,他们照我们的业务逻辑进行开发。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一方面,我们提供的需求都是零碎的,需要有咨询顾问进行需求的分析与集成。但是,由于对方没有咨询工程师对于我们的需求进行把关,完全按照我们的要 求进行开发,没有对需求进行优化等等。这就导致系统的运行效率低下,而且,原有手工操作方面的缺陷也照本学科的搬到系统中去了。这就大大下降了库存管理系 统的使用效果。
第二,企业自己在分析需求的时候,由于经验的限制,所提出来的解决方案或者业务逻辑有可能不是最好的,甚至不是很合理。一般情况下,若对方除了软件 工程师外,还有懂得业务的咨询工程师,则企业只要提出需求,而咨询工程师就会给出解决方案。而由于他们有多个企业的库存管理方面的设计经验,所考虑问题也 就会比较全面。可以给企业多个解决方案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如此,企业才可以发现自身管理的不足,而会把一些优 秀的管理方法,至少是更加合理的,集成到库存管理软件中去,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选择外包合作伙伴的时候,要注意软件工程师与咨询工程师不是一码事。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希望自己直接接触的是 有丰富业务经验的咨询工程师,而不是只懂代码不懂业务逻辑的软件工程师。希望企业需要借助咨询工程师的业务经验,来改善自己的管理流程,并把这个流程集成 到信息化管理软件中去。而往往这项工作,光靠软件技术工程师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
而在实际工程中,有不少外包服务提供商,会把软件工程师当作咨询工程师来使用。因为咨询工程师比较缺少,其雇佣成本也比较高。故,我们在选择外包服 务商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方的咨询工程师是否通晓相关的业务流程。若不了解的话,笔者的意见是还是趁早换了吧,免得后续无穷无尽的麻烦。
第二个误区:“兽医”不能当“人医”用。
笔者有个朋友,去年开始上一个开源的ERP软件。由于开源软件有些功能不是很完善,故需要进行比较多的二次开发。他们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要 么是距离太远,要么就是实力不够。后来经过多方面比较,企业还是决定采取就近原则,选择了附件的一家软件公司,负责公司开源ERP软件的二次开发。考虑到 他们对于这个开源软件不是很熟悉,我们就出资,让他们派出一名人员跟我们公司的信息部人员一起,参加这个软件的培训。虽然如此,可是,在后来的合作中,由 于这家软件公司没有ERP软件二次开发的经验,而且,对这个软件的业务逻辑也了解的不够透彻,结果,在后续的工作中,惹来了不少的麻烦。
如由于对方不熟悉软件背后的业务逻辑,所以,对于我们的需求,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中,漏洞百出。如我们提出希望能够根据物料申购单直接转化成采购 单。若稍微了解这个业务逻辑的人都知道,为了避免物料申购单重复生成采购单,等这个作业完成后,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在物料申购单上作标记,以防重复生成 采购单。可是,对方提出的解决方案中,以及后续的软件实现中,都没有这方面的控制。后来他们提出疑问,他们却说“他们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系统,所以不知道 有这方面的限制”,让我们晕死。
如笔者的朋友提出了一个需要对交货日期进行控制的需求,供应商最多只能够提前五天送货。若超出这个天数的话,则需要在ERP系统中设置警告信息,并 且不允许进货单的审核,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库存。当对方收到这个需求后,就傻眼了,不知道从而做起。后来,我朋友不得不请教其他有ERP项目经验的朋友, 帮他写了一个解决方案。然后,笔者朋友结合自己采用的ERP系统进行修改,再把它交给软件公司,让其在原有ERP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类似的情况还有很 多,都让笔者的朋友叫苦连天。这个朋友后来说,以后再也不贪图近,而选择合作伙伴了。宁可原一点,贵一点,也要选择专家,选择有这方面项目经验的软件企 业。
确实,兽医跟人医虽然都是医生,但是兽跟人到底不一样,如果让人医给兽治病的话,有时会往往是越帮越忙。所以,笔者认为,企业在找信息化项目合作伙 伴,特别是一些在原有项目基础之上进行工作的话,如一些软件的二次开发或者项目集成的工作,一定要考虑对方是否有这方面的项目经验。
具体的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于软件本身的熟悉程度。由于现在信息化软件做的越来越大,后台程序逻辑越来越复杂,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对方不熟悉这个软件的话,其他的 不说,光去学习这个软件、了解软件的架构就需要好久的时间,而往往这个时间也都是算到企业的帐上。这就会无形中增加项目的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这是得不偿 失的。所以,企业若需要进行软件集成或者软件二次开发的话,需要寻找那些对这个软件比较熟悉的合作伙伴。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认为对方只需要了解这个 技术架构即可。也就是说,软件是用JAVA语言开发的,则只需要寻找那些了解JAVA架构的软件公司即可,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学习一门语言比掌握一 个软件的业务逻辑要简单的多。所以,我们更希望跟一些了解软件架构的企业合作,相对于只精通技术架构的企业来说。
二是项目经验,或者说业务逻辑。其实,从现在的角度来讲,一个掌握业务逻辑的专家比精通某个语言的软件工程师来说,更加值钱。但是,由于缺乏业务逻 辑的人才,企业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才能够雇佣这些业务型人才。如我们提出一个需求,对方不能够把这个需求翻译成程序开发人员可以了解的业务逻辑的话,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会很头疼。从中也可以看出,懂得业务逻辑的人员在其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若缺乏了这种人员,程序开发人员就不能够十分透彻的 了解企业的需求,他们在开发程序的时候,也难免会磕磕碰碰。不但会延长项目的周期,也无形中增加了项目的风险,如可能会出现比较多的漏洞等等。
所以,笔者建议,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最好需要考虑对方对这个软件的熟悉程度,以及是否有精通这方面业务的人员。千万不能“病急乱投医”,不管阿狗阿猫,先拿过来再说。这种“人医”、“兽医”不分的做法,外包项目很难成功。
服务投诉 | 微信公众平台 | 站长工具 | IT外包服务 | IT外包 |深圳IT外包 | IT服务外包 | 北京IT外包 | 杭州IT外包 | 天津IT外包 | IT外包公司 | 无线覆盖 | 虚拟化 | 北京无线覆盖 | 信诺IT外包 | 北京信诚IT保姆
Copyright © 2005~2023 Grandtec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09111491号
常年法律顾问:香港马杰律师行 深圳灵泉律师事务所